新闻资讯
华体会体育(HTH Sports)(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任友群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山东大学将推进科教融汇作为重要突破口,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学校先后创办泰山学堂、尼山学堂、齐鲁医学堂、崇新学堂、经世学堂、钱七虎学堂和未来技术学院,持续打造“六堂一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升级版,布局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成型。
任友群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他认为,一要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的体制机制,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注重个性化培育、差异化教学,尊重其兴趣和特长,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建立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建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学科交叉中心、未来学习中心,加强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本研贯通培养,打通科教、产教协同育人链条,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选拔与成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二者缺一不可。”任友群指出,高校想做到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通道,注重早发现、早培养,综合运用笔试、面试、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维评定方式,创新教育评价机制,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畅通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通道,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构建通专相长、契合个性的培养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定制化的资源与指导,形成兴趣导向的个性化成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