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系统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中央、国务院就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顶层设计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CCER市场重启,“双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统筹流域督察推动解决共性问题;《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施行,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中国发布黄岩岛海域及仁爱礁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
本次评出的2024年国际十大环境新闻是:习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建设“绿色金砖”;《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绿色发展伙伴行动”;COP29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量化目标(NCQG)等一揽子成果;中国发布COP15主席国主要成就报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全球气温再创新高,面临1.5℃控温目标新挑战;全球“塑料公约”谈判未能如期达成一致;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并已发布第一批支持项目;中国科学家首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召开。
2024年,我国“双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同月,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5号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6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门制定《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聚焦长江大保护。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陆续开展,对上海、浙江、江西等长江经济带11个省(直辖市)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督察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生态环境共性问题;也注重结合各省(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找准各省(直辖市)突出问题。共公开曝光了36个典型案例,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4年,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4月,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自6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补偿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综合性、基础性行政法规形式予以巩固和拓展,确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覆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明显进展。
2024年7月,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制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发布。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级均为一类,鱼类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烃等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海水、海洋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均未检出氰化物,海面漂浮垃圾密度处于很低水平。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同月,由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菲律宾军舰长期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已经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联邦喀山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在就未来金砖发展发表重要意见时,提出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五点建议。在建设“绿色金砖”方面,指出金砖国家要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1日至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大会期间,中方代表团积极推动气候谈判,为推动大会取得最终积极成果提供了强大动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大会期间,中国圆满完成主席职责交接,并按照国际惯例正式发布COP15主席国主要成就报告。2018年11月至2024年10月,中国作为《公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候任主席国和主席国,先后担任3年候任主席国、3年主席国,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里程碑意义成果,正式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积累了丰硕的主席国政治遗产,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世界气象组织2024年12月30日发布新闻公报,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包括2024年在内的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此前,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预测,2024年的全年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5℃,甚至1.55℃以上。1.5℃的温度阈值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地球温度的一个关键临界点,超过这个阈值,极端高温、洪水、干旱、野火等灾害将变得比现有认知下的情况更加不利于人类生存。
2024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有关合作协议,标志着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基金成立了包含中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约》秘书处、柬埔寨、哥伦比亚、埃及在内的理事会,制定了基金规章制度,审批通过了昆明基金首批支持的9个项目,共覆盖中东欧、亚太、非洲和拉美区域15个国家。目前,昆明基金已批准启动了第二批项目的征集,将继续围绕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等“昆蒙框架”关键目标,支持实施一批“小而美”项目,持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