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新闻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今年重阳节前夕,习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并提到“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进一步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课题。为此,光明日报、中国老年报联合就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展开调研,提出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的建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2月18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开始更多地追求“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年大学受到广泛关注。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前身)创办,随之全国掀起了兴办老年大学的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见效,老年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展。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在过去5年时间里,我国老年大学的数量年均增长速度达4.7%,我国每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拥有的老年大学约为4.3所。
《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县级及以上老年大学以政府办学为主,约占老年大学总数的85.36%。近年来,国家层面“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等一系列举措出台,激发了多种主体的办学积极性。与此同时,一批“新老人”乐于学习新知识,也愿意为提升自己而投资,由此催生了一大批市场化老年教育机构与公办老年大学错位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也从单一模式走向政府办学、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社会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
2022年10月,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推动成立了民办非营利机构——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即“银发智库”),目前已吸纳计算机、医药等各领域高端银发人才1352人,其中41人为两院院士。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加入该智库的在读学员超过200人。“银发智库”积极组织银发人才为政府、企业建言献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落地。以“银发智库”为平台打造的“银发名师团”,开启线下银龄课堂、线上“银发说·科普”等教学模式,其中“银发说”直播浏览量累计超350万人次。
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大学办学体系,推动老年教育向社区、农村基层延伸。合肥老年大学副校长黄祥表示,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他建议,社区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例如把老年学校、托幼机构和文体活动场馆整合,让“一老一小”同步“上学”,同时满足老年人学习、娱乐和照料孙辈等需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晶建议,应对不同层级的老年大学实行分层教学,“社区承担基础类教学,满足老年人娱乐、社交需求,老年大学承担专业化教学,满足知识性、技能性需求”。
此外,蓬勃发展的线上教育模式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便捷地学习课程。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学员60岁到70岁之间的比例为60%~70%。“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很多能熟练使用手机,参与学习的活跃度也相当高。”杜鹏非常乐于见到线上老年教育的方兴未艾,“一些博主在短视频平台教授文学、艺术创作的小技巧,虽然不是正规授课,但是受众数量庞大。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这也是老年教育的一种形式。传统的老年教育机构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