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华体会体育(HTH Sports)(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我国地域辽阔,跨跃高、中、低三个纬度带,由于东西距海的远近、南北纬度的高低相差大,全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上与降水量相似,但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为严重。总的来说,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南方四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人均占有水量约为全国均值的1.6倍,亩均占水量为全国均值的2.3倍。其中,西南诸河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达全国均值的15倍,亩均占有水量达全国均值12倍。北方片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5%,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到全国的34%和39%。尤其是海滦河片,人均和亩均水量都是全国的最低值,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均值的16%,亩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均值的14%,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和北方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4.5倍,亩均水量为9.1倍;西南诸河与海滦河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89倍,亩均水量为87倍。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变化很大,水旱灾害频繁。由水循环可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在时间上的变化很不稳定,因此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不均匀性。尤其是我国位于世界的东亚季风区,属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都相当大,而且贫水地区的变化一般大于丰水地区。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四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华北、东北的一些地区可达全年径流量的80%以上。
年降水量的与最小比值,在南方为2~4倍,在北方为3~6倍。年径流量的与最小比值,在长江、珠江、松花江为2~3倍,黄河为4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而且年际间还存在着连丰、连枯的现象,如黄河1922~1932年连续11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30%,海河北系1980~1984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1/2。松花江在近80年中出现过连续11年和连续13年的枯、丰年组,1916~1928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41%,而1953~1966年又比正常年多41%。
地球的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水圈包括地球上所有形式的水,其总储量达13.86亿立方千米,极其丰富。其中96.5%是海水,约覆盖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因其含盐量高,通常不能作为淡水资源直接被利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0.35亿立方千米,占总储量的2.35%,其中深层地下水、两极和高山的冰川与永久雪盖、永冻层底冰等占淡水资源总储量的99.86%,是静态水量,很难为人们所利用。
鸟和人类一样,睡眠时全身放松,但它却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其实,奥妙就在鸟的腿脚上。树栖鸟类的脚,有一个锁扣机关,长有屈肌和筋腱,非常适合抓住树枝。当鸟全身放松蹲下睡觉时,它能用身体的重压使脚趾自动紧握住树枝,这样只管放心睡觉,万无一失,摔不下来。当鸟儿睡醒后站立起来时,它腿上的肌腱又重新舒展开。同时,鸟类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在长期的飞翔生活中练就了一套高超的平衡本领,这也是它能在睡眠时不会从树上摔下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