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华体会体育(HTH Sports)(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中农村妇科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本地区150名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健康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妇科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指导,6个月后,再次对其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健康调查。比较前后两次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首次农村妇女健康调查,150名农村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4.7%(82/150)、健康生活习惯合格率为42%(63/150)、妇科疾病发病率为52.7%(79/150)、合理用药率为23.3%(35/150);第二次农村妇女健康调查,150名农村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140/150)、健康生活习惯合格率为68%(102/150)、妇科疾病发病率为7.3%(11/150)、合理用药率为56.7%(85/150)。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中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妇科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指导,能够使其掌握妇科病预防指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妇科病发病率。
选取本地区150名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均为已婚,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3.5±2.4)岁,其中有生育史108名、尚无生育史42名,学历:小学32名、初中66名、高中52名。对150名农村妇女实施健康调查发现,119名妇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妇科病,以子宫肌瘤、宫颈炎、炎和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类型为主,52例患者有过临床治疗经历,但因后期用药效果不理想,导致病情多次反复发作。150名农村妇女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均接受健康教育,且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中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选取本地区育龄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应用与否,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应用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乙组未应用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对比两组妇科病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甲组发生妇科炎症、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的几率与乙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甲组的疾病知晓、自我管理、用药依从、疾病预防评分与乙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中对育龄女性给予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导十分必要,可提高育龄女性对妇科疾病的认知,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降低妇科疾病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中。
妇科疾病是指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外阴疾病、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等。妇科疾病早期症状表现多不明显,而待其病变严重时,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内分泌及新陈代谢,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不育或某些部位恶性病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研究发现,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导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有效增强育龄女性对妇科疾病的认知,提高其疾病防范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2]。因此,本文详细探讨计划生育服务中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对策,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地区育龄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妇科病预防与合理用药应用与否,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甲组: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6.91±4.17)岁。已婚20例,未婚20例。有生育史23例,无生育史1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20例。乙组: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02±4.53)岁。已婚25例,未婚15例。有生育史24例,无生育史1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过程,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无法正常沟通者,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排除患有自身免疫抑制类疾病者,排除中途退出者。两组年龄、婚育史、文化水平等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七情指人具有的基本情绪,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原本是人的正常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反映的信息交流和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只要是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属生理性的七情。若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变化,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范围,从而导致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女性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偏有余,且生性偏于情感,情绪易于波动,加之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极易导致气血失调,发生经、带、胎、产等诸病。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云:“妇人从人不转主,病多忧忿郁伤情”。《景岳全书·妇人规》亦云:“盖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拗,每不可解。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罔知义命,每多怨尤,或有怀不能畅随,……,此其情之使然也。”《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从上述记载不难理解,女子性格偏于内向,多思善虑,重于情感,易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故妇科疾病的发生多与七情致病有关,在临床妇女七情致病比例明显高于男子,如王米渠[1]统计《续名医类案》等670例七情医案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8倍;在《中医心理治疗》100例医案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2倍[2]。另外在女性中不同的个性特征对情志刺激可产生不同的反应,个性内向抑郁者易产生持久的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个性外向、遇事达观者,能在短时间内将不良情绪转移,产生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短。
对于七情致病自古就有许多记载,如《三因极—病证方论》载:“忧思伤肝”;《景岳全书》云:“悲哀伤肝”;《普济本事方·惊病抑肝补脾论证》说:“因惊恐,肝脏为邪。”可知七情过激虽然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皆可伤肝。现代众学者也认为思虑过度可能引起情绪抑郁,即肝郁证。情志为病的主要病机是气机失常,但首当其冲是肝之气机运行失常。[3]肝为刚脏,其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其生理作用之一就是调理冲任。冲任二脉与女性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阴肝经之气调畅,则经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下,带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和分娩顺利。若肝失疏泄,则可致冲任二脉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月经、带下、胎产之疾,以及性功能异常和不孕等。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论文摘要:妇女约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号称“半变天”,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妇女健康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妇女疾病预防和健康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各项措施不尽完善,妇女家庭负担重、传统思想观念桎梏、缺乏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导致妇科病多发、如宫颈癌、乳腺癌、性传播疾病等严重侵蚀着广大妇女健康的肌体。而妇女健康问题的影响,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和人类发展等各方面,给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关注妇女健康,成为关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我县妇女健康状况作浅要分析。
妇女约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号称“半变天”,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妇女健康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妇女疾病预防和健康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各项措施不尽完善,妇女家庭负担重、传统思想观念桎梏、缺乏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导致妇科病多发、如宫颈癌、乳腺癌、性传播疾病等严重侵蚀着广大妇女健康的肌体。而妇女健康问题的影响,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和人类发展等各方面,给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关注妇女健康,成为关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我县妇女健康状况作浅要分析。
(一)已婚妇女妇科患病率居高;据2006年统计,我县已婚妇科健康体检应查人数为13253人,实际参检人数1903人,普查率仅14.4%,妇科患病人数1546人,患病率达81.20%,其中乳腺小叶增生640例,患病率33.60%,居第一位;宫颈炎367例,患病率19.28%,居第二位;子宫肌瘤185例,患病率9.71%;滴虫性炎137例,患病率7.20%;卵巢囊肿49例,患病率2.57%;宫颈癌2例,患病率0.11%;其他妇科疾病169例,患病率8.87%,妇科门诊每年发现宫颈癌患者有20例余,而且有2-3例妇女因宫颈癌发现过晚无法医治而死亡。此外目前据疾控中心统计我县艾滋病感染者中的54.5%为妇女。
(二)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堪忧;2003年根据我县婚前检查的1964例未婚女青年资料统计,婚前检出疾病人数191例,患病率为9.73%,其中生殖系统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生殖器炎症等)为166例,占8.45%,占同组检出疾病的第一位,检查时已怀孕者285例,病史采集统计婚前有1次流产的786例,2次以上流产的315例。新婚姻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女性婚前健康体检率大幅下降,2006年我县女性婚前健康体检应检人数2004人、实际检查了8人,婚检率仅0.40%。
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后的再教育,因此住院医师的规划范化培训成为了医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成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提高我国临床医师的水平。发达国家在很早以前已经创建相对成熟的临床医师培养机制,无论从知识理论、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或是应用技能都达到较高的水平[1]。比如美国住院医师的培训制度早在19世纪就创立,发展至今早就成为具体的培训体系。我国由于起步较晚,于1993年才颁布相关的试行条例,而正式印发的指导意见时已经到了2014年,目前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因此需要更多的实践与研究才能逐渐完善[2]。本文通过对我市现有妇产科住院医生病案信息进行分析,对当前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现状加以了解,并将其与推行的规范化细则进行比较,对逐渐完善我国妇产科规范化培训的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产科与妇科患者各200例,所选的患者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医生等全面的数据,数据均真实可靠。在妇科患者中,疾病类型包括56例子宫内膜息肉、40例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3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27例子宫壁内平滑肌瘤和18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妇科手术类型包括50例宫腔镜下子宫内病损切除术、46例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30例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29例子宫颈锥形切除术、2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19例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形术。在产科患者中,病种类型包括45例胎膜早破、42例分娩伴会阴裂伤Ⅰ度、40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39例妊娠期糖尿病、24例剖宫产史妊娠及10例不完全性医疗性流产。在应用的治疗中包括78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75例会阴产科裂伤缝合术、20例会阴侧切缝合术及17例其他如低位产钳伴会阴切开术、超声引导下电吸人流术等。1.2研究方法。本文对研究数据均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比较。
2.1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市妇产科病种与手术操作情况。由随机抽取的患者中发现,妇科病种当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妇科治疗临床上位列前三的疾病,在采用的手术中,居前三的分别是宫腔镜下子宫内病损切除术、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另外在产科统计中还发现,产科病种的前三位包括胎膜早破、分娩会阴裂伤Ⅰ度及急性胎儿宫内窘迫,采用的手术方式的前三位分别是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会阴产科裂伤缝合术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2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住院医师实际管理病种情况。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数据中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卵巢良性肿瘤才是住院医师妇科排行前三位的病种,与调查的结果存在差异,而产科排行前三位则为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妊娠期糖尿病。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实际住院医师的病种例数进行比较,并按照《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中规定的最低例数数值进行比较,妇科病种6个中达标不完善,缺失子宫肌腺症、急腹症及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的情况,缺失数量为3个,达标率为66.7%,产科的病种也为6个,缺失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失血性休克两项,达标率为75%,这项数据比较表明住院医生在规范化培训后达标率及格,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另外,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发现,妇科病种当中的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实际例数较多,在妇科疾病的病种中排行前十,但《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却未对这两种病种提出更高的要求。2.3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住院医师的手术情况。结合住院医师进行手术的不同,对应的例数也不相同。在妇产科手术临床上住院医师主要担任最多术式执行者的分别是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及引产,与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其中的相似性表现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术居于首位。与《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相比,住院医师实际需要完成的妇科手术指标基本已经达到,而产科进行的手术中,会阴侧切缝合术、人工破膜及手剥胎盘却完全没有体现。
【摘要】隐私是指患者不妨碍他人及社会利益的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它主要包括个人身体秘密、身世及历史秘密、有关家庭生活秘密、财产方面的秘密等。妇产科是个特殊的环境,在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和护理操作中,常涉及患者多方面的隐私问题,如生殖器官的暴露、未婚先孕、性传播疾病、异常婚育史、畸形、不孕不育等,大多数患者对此存在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对妇科病人隐私的基本特点、临床护理工作中隐私保护现状分析及护理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
李积敏、字慎言,号淡园主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著名中医妇科疑难病专家,清医家李世泰第七世孙,清.光裕堂第七代传人。临床擅长治疗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白色病变、不孕症、乳腺增生病等各种妇科疑难病症,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慎言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及临床研究,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提出中医妇科疑难病“肾虚血瘀”病机理论,这些理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将李积敏博士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如下。以供同道临床中参考学习。
妇人月经病及分娩半产亡血,东垣认为多与脾胃虚及阴火有关。治疗大抵以补气升提或补血泻火为主。如对于闭经的形成,东垣指出:二阳之病乃妇人脾胃久虚,或形嬴,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烁,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3]202;伏瘕乃小肠移热于大肠所致,症见心包脉洪数躁作时见,大便秘涩,小便虽清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3]202;胞脉闭乃……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3]203。简而言之,经闭一因胃热灼津,导致血海干枯;二因包络之火蕴结于冲任而导致血少经涸;三因劳心,心火上行迫肺,心气不得下通而胞脉闭。总之,经闭多由火炼血枯而致。
妇人带下病,亦多与脾胃气虚及阴火有关,临床以湿热下注的方式呈现带下久治不愈。造成湿热下注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水湿运化无权,湿邪与阴火交结,下注于下焦肝肾所致。东垣所治带下证,由于气陷日久,阴火多寒化转为寒证,故临床所见带下证多已演变成虚损、虚寒,或为滑脱之证。虚损带下由崩中日久,脾阳下陷引起;虚寒带下由三焦阳气俱虚所致;带下滑脱由脾之阳气陷于下焦,导致子宫寒湿。崩漏和带下病,总以脾胃虚损,中气下陷,相火湿热迫血(或带下)妄行为主要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