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KFK
网站公告:NOTICE
华体会体育官网(HTH SPORTS)美妆美甲医学美容科技有限公司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15 17:02:48点击量: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中国医药》杂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 华体会体育官网志

  【摘要】【摘要】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群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血脂流行病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不同年代我国开展的部分大型血脂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的血脂成分异常与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指导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摘要】【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是世界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30多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为出生缺陷首位,其中约80%需要手术治疗,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建国7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疗效稳步提高;政府的医疗保险政策、大病统筹、国家救助及慈善组织的支持,使得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救治;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的开展,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及早发现、适时治疗,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经过几代人、多个心脏中心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已走向世界前列。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肺栓塞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栓塞患者,分别使用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度分层。结果 按照Wells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59例(50.9%),中危54例(46.6%),高危3例(2.6%);按照修正的Geneva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32例(27.6%),中危68例(58.6%),高危16例(13.8%)。2种量表评估肺栓塞危险度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患者,与Wells量表比较,修正的Geneva量表可将更多患者归类到中、高危组。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肺动脉高压(PAH)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TAVI术且合并PAH的AS患者168例,根据术后1个月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PAH改善组和PAH未改善组。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术后PAH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73.2%)术后PAH改善(PAH改善组),45例患者(26.8%)术后PAH未改善(PAH未改善组)。2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比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合并中或重度三尖瓣反流(TR)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比值比=0.444,95%置信区间:0.201~0.981,P=0.045)、LAD(比值比=1.086,95%置信区间:1.008~1.169,P=0.029)、合并中或重度TR(比值比=0.428,95%置信区间:0.189~0.967,P=0.041)均是TAVI术后PAH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AVI可以有效改善AS合并PAH患者的PAH程度,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术前LAD及合并中或重度TR是术后PAH改善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部手术体外循环期间不同脑灌注方法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主动脉弓部手术的2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脑灌注方法分为双侧脑灌注组和单侧脑灌注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30 d住院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浅低温停循环联合双侧顺行脑灌注患者119例(双侧脑灌注组),中低温停循环联合单侧顺行脑灌注患者122例(单侧脑灌注组)。单侧脑灌注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双侧脑灌注组[187(155,207)min比176(143,198)min],脑灌注流量、术中最低温度、围手术期血浆使用量均低于双侧脑灌注组[6(5,7)ml/(kgmin)比8(7,10)ml/(kgmin)、25(24,25)℃比28(27,30)℃、0(0,400)ml比0(0,400)ml](均P<0.05)。2组患者术后30 d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2组患者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暂时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51、0.843)。结论 主动脉弓部手术时,单侧脑灌注和双侧脑灌注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影响,但是双侧脑灌注患者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并且减少体外循环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431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肝细胞癌组),15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比值(AB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区分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对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年龄、NLR、CAR、FPR是肝血管瘤发展为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1.710、1.110、1.998、1.035、7.989,均P0.05);ABR、PLR、LMR、FAR是肝血管瘤发展为肝细胞癌的保护因素(比值比=0.686、0.978、0.670、0.79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单项指标中,LMR、CAR、ABR、FPR对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力[曲线下面积(AUC)0.7],其中保护因素LMR的诊断效能最高,其AUC为0.761;联合检测NLR、PLR、LMR、LCR、CAR、ABR、FAR、FPR指标,其AUC为0.946,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NLR、PLR、LMR、LCR、CAR、ABR、FAR、FPR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NLR、CAR、FPR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ABR、PLR、LMR、FAR是肝细胞癌的保护因素,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

  【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诊治的老年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5例。按照是否应用PD-1抑制剂分为PD-1抑制剂组(3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此外PD-1抑制剂组还给予PD-1抑制剂。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和PD-1抑制剂均为每3周1个治疗周期。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或者患者死亡。随访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比较2组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等,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影响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1抑制剂组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死亡65例,PD-1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53.3%)和49例(75.4%)。PD-1抑制剂组的总生存期[15.1(12.4,18.9)个月比11.3(9.2,15.7)个月,P=0.002]、无进展生存期[6.6(5.0,7.4)个月比5.0(3.8,6.6)个月,P=0.004]长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56.7%(17/30)比40.0%(26/65), χ2=4.196,P=0.041]。PD-1抑制剂组和对照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7%(17/30)比50.8%(33/65), χ2=0.793,P=0.2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入组时为远处转移病变、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联合阳性评分≥1分和PD-1抑制剂治疗是影响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风险比=0.893、0.779、1.730、0.693、0.772,均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渴络欣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40/45)比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小于/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结论 渴络欣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胰岛功能、肾功能,降低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摘要】目的 研究匹伐他汀对稳定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外流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门诊及病房的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匹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分别予以匹伐他汀2~4 mg/d或阿托伐他汀10~20 mg/d,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分离单核细胞进行巨噬化培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G1抗体(ABCG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BCA1及ABCG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3H标记胆固醇分别测定经载脂蛋白A1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匹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340.15)mmol/L比(1.210.18)mmol/L],载脂蛋白A1和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11.42.2)%比(8.61.7)%、(17.71.7)%比(12.81.6)%],巨噬细胞中检测到ABCA1 及ABC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HDL-C水平,载脂蛋白A1和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巨噬细胞中检测到ABCA1及ABC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匹伐他汀治疗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在升高HDL-C水平的同时,可使ABCA1及ABCG1的表达上调,从而显著改善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纳入辽北贫困地区7家县医院共635例STEMI患者,根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T)将患者分为S2T<3 h组、S2T 3~12 h组、S2T12 h组。7家县医院参与研究的医师统一接受培训,填写我中心印制的调查表,详细记录3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环境因素、行为因素、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2T3 h组125例(19.7%),S2T 3~12 h组120例(18.9%),S2T12 h组390例(61.4%),3组患者的平均S2T时间分别为(2.71.2)、(10.92.6)、(24.36.4)h,平均年龄分别为(566)、(596)、(649)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患者有医保、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学历、症状典型、将症状理解为心脏病、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夜间发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小学以下学历、症状不典型、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为患者就诊延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S2T3 h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S2T 3~12 h组和S2T12 h组(均P0.05)。 结论辽北贫困地区民众急救意识差,延迟就诊率极高,因此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提高民众急救自救意识,建设完善合理的急性心肌梗死三级救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左心耳封堵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且有既往脑卒中病史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45 d及3、6、12个月进行常规随访,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有效性终点为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安全性终点包括大出血事件及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中完全封堵左心耳23例,3例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围术期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中位随访时间12(6,24)个月,有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事件,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0/100人年。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大出血事件,仅1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100人年。结论 左心耳封堵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可作为抗凝治疗的替代方案。

  【摘要】目的 分析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DC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2016年12月7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1例FDCM患者(女性,47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影像学资料等,并进一步采集患者及其亲属的外周静脉血样,使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对241种遗传性心肌病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并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对可能突变的基因进行验证,分析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结果 先证者以心房颤动及窦房结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经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存在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基因)的c.16C>T(p.Q6X)突变。包括先证者共有6名家系成员携带该突变基因,其中4名携带者虽无心脏扩大征象但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1名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FDCM相关LMNA基因的c.16C>T突变外显率高,常以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作为该疾病的首发表现。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肺栓塞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栓塞患者,分别使用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度分层。结果 按照Wells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59例(50.9%),中危54例(46.6%),高危3例(2.6%);按照修正的Geneva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32例(27.6%),中危68例(58.6%),高危16例(13.8%)。2种量表评估肺栓塞危险度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患者,与Wells量表比较,修正的Geneva量表可将更多患者归类到中、高危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不良风险及其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83例。入院24 h内应用2002年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根据结果分为高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和低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比较2组患者基线年,主要观察终点MACCE,为心血管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的复合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MACCE发生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MACCE的相关性。结果 683例老年CHF患者中,605例(88.6%)患者为低营养不良风险(低风险组)、78例(11.4%)患者为高营养不良风险(高风险组)。2组年龄、体重指数、心力衰竭病程、缺血性心力衰竭比例、糖尿病比例、慢性肾病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住院时间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和使用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22.1个月,失访53例。随访期间,高风险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发生率和MACCE总发生率均高于低风险组(Log-rank χ2=4.526、6.818,P=0.031、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与MACCE发生风险呈正相关(风险比=1.715,95%置信区间:1.121~2.624),此外,年龄(风险比=1.506,95%置信区间:1.118~2.029)、体重指数(风险比=1.347,95%置信区间:1.102~1.647)、心力衰竭病程(风险比=1.559,95%置信区间:1.198~2.029)、糖尿病(风险比=1.481,95%置信区间:1.034~2.121)、白蛋白(风险比=1.392,95%置信区间:1.075~1.803)、NT-proBNP(风险比=2.017,95%置信区间:1.136~3.581)和eGFR(风险比=1.473,95%置信区间:1.092~1.987)也与MACCE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入院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利于检出高营养不良风险患者,从而早期给予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胸痛患者9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22例)和冠心病组(7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7例)、中度病变组(23例)和重度病变组(2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TyG指数,检测血浆Vaspin水平。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浆Vaspin、TyG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Vaspin、TyG指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Vaspin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7.21.8)μg/L比(9.01.6)μg/L],TyG指数高于非冠心病组[(8.970.46)比(8.48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三酰甘油、TyG指数均高于非冠心病组,血浆Vaspin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重度病变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Vaspin与HDL-C呈正相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TyG指数与HDL-C呈负相关,与冠心病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Vaspin和TyG指数为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血浆Vaspin、TyG指数及二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曲线%置信区间:0.747~0.911)、0.895(95%置信区间:0.828~0.96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Vaspin水平降低、TyG增高,二者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组(LM组)、左西孟旦治疗组(L组)、浅低温治疗组(M组)、对照组(C组),每组5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MIRI模型。不同组别大鼠给予相应剂量(12 μg/kg)的左西孟旦或0.9%氯化钠溶液,在再灌注的同时以[0.3 μg/(kgmin)]静脉输注2 h,并进行浅低温(33.00.5)℃或常温(37.00.5)℃干预维持2 h,观察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之后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再灌注2 h后,LM组、L组、M组平均动脉压及收缩压均高于C组[(878)、(767)、(744)mmHg(1 mmHg=0.133 kPa)比(637)mmHg;(1219)、(10110)、(10010)mmHg比(865)mmHg],且LM组平均动脉压及收缩压均高于L组及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2 h后,LM组、L组、M组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C组[(1 290194)、(1 590205)、(1 718174)U/L比(2 135209)U/L;(1 06035)、(1 356214)、(1 631201)U/L比(2 029261)U/L],且LM组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L组和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L组、M组心肌梗死体积比均低于C组[(255)%、(384)%、(415)%比(639)%],且LM组心肌梗死体积比均低于L组和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可减轻大鼠的MIRI,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程度达到协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