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美国拜登政府无法约束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无力结束冲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1日开始的中东之行透出很强的政治作秀意味,难以指望其取得多大成效。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牵制了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关注,也暂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冲突各方的行动,以色列等地区各方均在等待美国大选结果,短期内地区形势陷入僵持状态。近日以色列提出的加沙短期停火倡议,更像是在美国大选前的一种权宜之举,大概率难以获得哈马斯积极回应,更难以结束加沙冲突。美国大选结果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东局势的走向尚难以判断,但
早在2024年4月印度大选期间,莫迪就罕见对外表态希望“抓紧时间”解决中印旷日持久的边界问题;5月,莫迪成功连任,印方开始密集发出有意缓和对华关系信号;6月,印度媒体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印关系紧张导致印电子制造业4年内(2019-2024年)损失价值150亿美元产值,失去10万个工作岗位;7月,印财长西塔拉曼和莫迪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提议为有效促印制造业发展,“印需要放宽对中企限制”。印国内政界和学界对中印关系走向的辩论增多,为莫迪政府缓和对华关系准备了一定的舆论基础。
外部因素则是莫迪政府选择在当前时间节点主动与中方达成边界问题协议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印美关系持续发展,但印美关系发展的隐忧不少,例如拜登政府借助潘农刺杀未遂案件持续关注海外锡克教徒地位,挑动印曼尼普尔邦库基人分离主义诉求等,推升印美价值观分歧;美利用联印制华的机会加强对南亚中小国家的渗透,印指责美煽动孟加拉国,迫使印青睐的孟国前总理哈西娜去职;美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上升等,相对削弱了印在区域内的主导地位。
2024年9月底,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实地调研美国大选和印美关系走势,发现美国政策界担忧特朗普如果再次执政,美国可能无法有效维持其盟伴体系。对于莫迪政府来说,哈里斯和特朗普都将在某个方面冲击印美关系,例如哈里斯当选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关注印度人权问题,莫迪政府及其所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力量对此可谓如鲠在喉;而特朗普当选,其强调贸易平衡的做法可能冲击印美经贸关系。因此无论谁当选,印美关系都将迎来震荡变化。
最近一个月左右,欧洲最重要事件之一是新一届欧盟委员会获欧洲议会通过。值得关注的是,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委员具有不同寻常的特点,包括:裁撤了若干委员职位而代以新增职位;委员职位间权限重叠性变高;若干中东欧和南欧成员国获得重要职位;极右翼力量进入欧盟委员会等。这些特点分别反映出:冯德莱恩所领导的欧盟委员会更加关注经济安全和对外防务,比如新增了国防事务委员,及明确了专门处理经济竞争与安全的委员;各委员权限的重叠将有助冯德莱恩更好掌控委员会和实现集权;中东欧和南欧获得重要职位,将提升它们在欧盟中的地位,如立陶宛委员负责处理国防工业一体化事务,爱沙尼亚委员作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任委员会副主席,这将反向削弱德法等核心成员国在欧盟的影响力;意大利兄弟党成员菲托被任命为凝聚力和改革事务委员,反映极右翼力量在欧盟将发挥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