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谈哲敏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提出创建“第一个南大”重要指示十周年,和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两周年。全体南大人正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接续谱写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新篇章。他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爱国明德,树立远大志向,希望大家以老一辈南大人为榜样,不仅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之中,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勤学善思,培养问题意识,希望大家在南大“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滋养下,乐知好学、夯实知识储备,实现从“知识搬运工”到“知识创造者”的跃升;三是要开放包容,拥抱广阔舞台,希望大家用开放的眼光看知识、看社会、看世界,让思维的火花在多领域的碰撞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切实行动,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南大故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河海青年,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材?杨桂山指出,一是要在“红帽子大学”的红色传承中、在治水兴邦的责任担当中、在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时代使命中,学到爱国爱水的家国情怀;二是从一代代河海前辈身上,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崇高事业中,提升自己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学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着眼于科技强国建设,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中,激发自主创新意识,学到勇于探索的创新勇气;四是借助齐全完善的校园设施,全面浸入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积极投入丰富浓厚的科研活动,乐于挑战自己、乐于丰富自己、乐于塑造自己,学到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要成栋梁之材,锤炼扎实学识,做“腹有诗书”的有识青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挑战,面对知识生产方式和科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我们越是要实现向上的突破和创新,越是需要向下的扎根和沉淀。希望大家沉下心来,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练就勇立潮头的过硬本领,成为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担时代之任,涵养仁爱之心,做“肩扛使命”的有为青年。为师者山高水长。正如学校原创歌曲《去见高山》所唱:“去见高山,去见大海,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你!”希望今后每一位躬耕教坛的南师学子,都能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当好引路人,为国育栋梁。
郝海平以《中国药大人的使命与梦想》为题,从药学人使命任务、药学前世今生、药界黄埔发展史以及中国药大人的追求等方面为新生授课。他分析了“中国药”“中国人的药”“中国药大人的药”内涵,指出中国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发力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国生物医药崭新发展机遇期,中国药大顺势而为,通过布局有组织科研体系、成立生物医药战略研究院、组建八个中心、部署十五个赛道、培养药学拔尖人才等举措,努力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中国药大实践。他从生物医药行业分类、药物发现简史、药物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介绍了药学世界概况,指出新药研发任重而道远,激励全体新生珍惜药大创新平台,研发普惠良药。
他还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激励同学们践行“精业济群”校训,兴药为民,荣校报国。他列举了学校彭司勋、徐国钧、王广基等老一辈药学家、孙咸泽等一批管理人才、孙飘扬等一批医药产业领军者、杨勇等一批优秀青年校友为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典范事例,激励全体新生接好新药创制历史“接力棒”,挺起新时代“中国脊梁”。他向新生提出成就学业的五条原则,即人生规划、感知未来、问题导向、开拓创新、博约结合,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的新征程上“转好型、迈好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求学,为中国药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伟力。
陈海山以南信大“资深学长”的身份对新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勉励大家在求学生涯中处理好三组关系。一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在个体“小”人生中立有时代“大”志向,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相结合,开拓出更加宽阔的人生之路。二是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任何学科和专业中都蕴含着无尽的社会价值和知识光芒,希望大家在对待专业选择上少一点内耗、多一点热爱,少一分焦虑,多一分专注,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翱翔。三是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在南信大,研究高深之学问、养成健全之人格,优先选择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及时远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优先选择一份爱好与特长,果断丢掉功利与幻想;优先选择多去图书馆、实验室,理性拒绝不必要的无效社交。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聚焦“报国担当”一个使命、强化“专业、求是”两大基础、提升“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国际竞争”三项能力,锻造“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学术志趣、团队协作”四类素质,在南信大立心立命、守正创新、学成报国、无愧时代!
兰青对全体2024级新生提出希望与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想成为“苍生大医”,就要直面挑战,塑造自我,努力奋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一要做到“德为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二要做到“仁为本”,与患者感同身受,逐步培养理解患者、帮助患者的医者仁心;三要做到“术为要”,通过终身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来提升专业能力;四要做到“风为正”,用良好的学风、严谨的医风和良好的行风严格要求自己。他寄语同学们,身处伟大时代、肩负历史重任,要始终牢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负患者的性命相托,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筑牢14亿人的健康基石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她表示,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跨越中,中国青年始终接续奋斗、勇担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成就。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建成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新时代矿大学子要增强赤子情怀、奋斗品质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聚焦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贡献矿大智慧、矿大力量!
丁建宁代表学校欢迎全体新生的到来,并以《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为题发表讲话。丁建宁指出,追逐梦想、超越自我,贵在挺膺担当,以青春赴使命。希望全体新生传承发扬百廿扬大的优良传统,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新征程上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追逐梦想、超越自我,贵在矢志创新,在劳力上劳心。希望大家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通过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训练,养成事事在劳力上劳心的习惯,必将使你受益终生;追逐梦想、超越自我,贵在脚踏实地,尽精微致广大。希望同学们珍惜和利用好学校宝贵资源,日行不辍,积跬步以至千里;一分一毫,聚小流以成江海!(杨频萍 谢诗涵 叶真 程晓琳 蒋明睿)